短期理财产品现诱人收益率 是实力爆发还是营销策略_金融理财_金融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金融频道首页 > 金融理财 >
 

短期理财产品现诱人收益率 是实力爆发还是营销策略

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 2025-07-08 12:11:14
字号:

近日,多只中低风险(R2级)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部分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10%左右。7月7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近期短债市场行情较好,推动部分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实现较高收益率。同时,部分理财公司通过“固收+”策略增厚理财产品收益。此外,“新品打榜”行为也促使一些理财产品实现较高收益率。

业内人士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不少理财公司“多资产多策略”的资产配置优势逐渐显现。理财公司应坚守自身定位,结合投资者需求特点创新推出差异化的理财产品,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对投资者而言,需要正视收益率问题,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投资。

债市向好推升理财产品收益率

近期,多只R2级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部分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10%左右。

例如,交通银行App显示,“交银理财灵动慧利9号7天持有C”产品近一个月(6月4日-7月4日)年化收益率为9.63%,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06%。

交通银行北京市西城区一家支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大部分是债券,产品净值受债市行情影响较大。近期短债市场行情较好,相关产品短期内表现出较高的收益率水平。此外,部分理财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会不定期释放底层资产的浮盈,这也会导致产品收益率在短期内出现跳升。

上述交通银行产品的说明书显示,该产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并适当配置优先股等权益类资产和金融衍生品类资产,投资金融衍生品仅限于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国债期货。其中,债权类资产占产品资产总值的比例超80%,权益类资产占产品资产总值的比例为0%-5%,金融衍生品类资产占产品资产总值的比例为0%-1%。

又如,“兴银理财丰利逸动日开增强型固收类理财产品”,截至7月3日,其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8.642%。在兴业银行北京市西城区一家网点内,一位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这款产品采用了“固收+”策略,配置了权益类资产,但占比很少。近日权益市场表现较好,底层资产收益率走高,也在产品收益率上体现出来。

“开放型、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对底层资产的短期波动较为敏感,单位净值每个交易日都会更新,收益率波动较为明显。封闭式产品一般期限较长,整体上看,其收益率波动较短期持有型产品更为平缓。”农业银行北京地区一位理财经理向记者解释。

“相较于开放式产品,封闭式产品在投资周期内不开放申赎,可以避免因客户频繁申赎给产品的流动性带来冲击,产品管理人获得了更稳定的操作空间。”上述交通银行理财经理说。

打榜产品用短期高收益揽客

在近期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中,有不少是新发产品。例如,杭州银行App中一款新发产品成立于6月13日,截至7月4日,其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7.22%。

杭州银行北京市丰台区一家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在产品成立初期,为了尽快打出知名度,我们会把一些优质资源向其倾斜,做高收益率让产品冲上理财产品榜单,该行为在业内被称为‘新品打榜’。新发产品收益的计算周期很短,只要产生很少的收益,折合成年化收益率后,业绩跳升幅度就会很明显。不过,一段时间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回归到正常水平。”

新品打榜是理财公司发行产品时的常用策略。业内人士透露,部分新发产品在成立初期规模较小,理财公司挑选较多优质资产进行配置,并通过免除相关费用等方式让产品收益率在短期内“更上一层楼”,以吸引投资者关注,并在渠道端拓展客群。

在记者调研中,多位银行工作人员提醒,理财产品所展示的收益率仅作为投资参考,并非投资者持有产品到期后的最终收益。

“理财产品收益率更多反映的是近阶段的市场行情,投资者可以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当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会出现收益率明显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况,但业绩比较基准并不能代表最终实际收益率。”光大银行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支行的工作人员说。

  多资产多策略优势渐显

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对收益率较高且表现稳健的理财产品的需求愈发迫切,不少理财公司“多资产多策略”的资产配置优势逐渐显现。这种资产配置方式不仅能在投资周期内降低波动风险,还能为投资组合带来丰富的收益来源。

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表示,下一阶段需要重塑理财的投资范式,要从重视资产向重视策略转变,从单一资产、单策略向多元资产、多策略转变。

不同于传统的银行理财委外,兴银理财在产品设计时,把最关键的资产配置把握在自己手中。兴银理财通过两个层面的逻辑主导多元资产配置:一是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形成了债券、股票、黄金等大类基础资产;二是市场中性和宏观中性,使得大类资产的组合能够体现较强的全天候属性,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市场环境。

在产品布局方面,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下一步,理财公司将以纯固收产品作为基本盘,加大最短持有期产品冲量力度,同时积极拓展“固收+”产品,除了传统的“+股票”之外,“+REITs、+转债、+黄金、+期权”都将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方式。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认为,理财公司可通过采取“固收+非标”的策略,在严格控制非标资产比例的同时,借助长期限产品的稳定性布局高收益项目,做到既满足客户对收益确定性的需求,又通过非标资产的收益增厚能力应对资产荒压力。分红型产品则通过现金分红机制,将净值增长转化为可预期的现金流,既能缓解投资者对波动的焦虑,又能引导长期投资行为。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应正视收益率问题,在投资过程中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投资,长期投资追求长期收益,短期投资满足的是流动性需求。对于理财公司而言,应坚守自身定位,在凸显银行理财产品安全稳健属性的同时,结合投资者需求特点创新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同时,通过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做好资产配置,稳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

(编辑:钱晓睿)
关键字: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要闻

编辑推荐

  • 宏观
  • 资本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科技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