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浪潮呼啸而来,撬动了Z时代年轻人的“情绪密码”,被投资者誉为“年轻人的茅台”,在二级市场也有火热的表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今年来以非遗工艺重塑黄金价值的老铺黄金股价节节攀升,最高触及880港元/股,年内涨幅近210%;缔造了茶饮界“国民神话”的蜜雪集团今年3月赴港上市,截至目前上涨105.53%,2024年净利润达44.37亿元,同比增长41.41%;2024年12月上市的毛戈平,上市至今股价已翻倍。
凭借潮玩IP与盲盒经济大火的泡泡玛特股价也持续走强,5月21日盘中一度涨超5%,报220港元,再创历史新高,市值逼近3000亿港元。对于快速崛起的新消费,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张欢表示,潮玩、宠物经济、国潮品牌等等新消费赛道的快速崛起,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消费者的年轻化,以及新的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更追求“质价比”。
据36氪调查数据,职场中不同程度感受到内卷的受访者比例高达96.76%。而潮玩、宠物等情绪消费方面的“消费升级”,便是Z时代应对压力的方式。在张欢看来,新消费崛起的驱动力,一是主力消费群体从70、80后转向Z世代,而Z世代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物质满足带来这一代人更在乎个人感觉即“悦己”,更愿为情绪价值、个性化体验付费。二是新消费从“品牌溢价”转向“质价比优先”,某种程度上,年轻消费者表现更理性,既要品质,也要合理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近年来国货的崛起,这些企业更多的修炼“内功”,展示出不输国际大牌的质量,同时减少在市场营销花费,把实惠给到消费者。同样的价格,是继续选择国际大牌的入门款,还是质价比更高的国货,现在更多年轻消费者选择了后者。
与传统“商品消费”相比,情绪价值主导的新消费模式有何优势?张欢指出,投资角度看,传统消费与总量经济高度相关(如衣食住行等基础需求),面对的是更广泛的人群,不强调个性化,同时增长更依赖于宏观经济周期。新消费则更多面向细分人群的个性化需求,与宏观经济相关度较低,有可能走出独立的行情。此外传统消费需要更关注供给侧,即在既定的竞争格局里,通过格局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其中龙头公司或有更多机会,而新消费领域,其供给侧更多是从0到1创造需求,需要把视角更多放在需求侧,因为需求的高增长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近年来新消费公司不仅加快海外拓店步伐,也积极上市,面对愈来愈多的新消费企业,在调研和投资中,张欢有自己一套挑选标准:先从微观观察和发现,再逻辑验证和价值评估。张欢认为,首先观察新渠道的线上数据,尤其是有些新渠道,根据月度数据跟踪,捕捉高增长产品;其次总结高增长产品背后的规律,寻找新赛道的共性,并对相关标的深入研究;再次进行渠道调研和草根调研,从渠道和消费者端感知产品,做到心中有数;随后进行财务方面的梳理,包括盈利预测等数据。
如何判断新消费公司估值的合理与否,张欢认为新消费企业的成长性更高,但可预见性和持续性未必很强,因而必然带来较高的估值和波动。对于投资而言,如果买对了,公司出现业绩超预期实现,实现“戴维斯双击”,反之业绩不达预期的或迎来“戴维斯双杀”。所以在一定的估值范围内,张欢会将会把视角更多放在企业的业绩上,希望挖掘到高增长的公司。
目前部分新消费概念股大涨,对于是否存在风险,张欢指出,一些新消费公司虽然股价涨幅较大,但也是实际兑现了业绩,目前看仍在业绩兑现中,估值不算离谱;不过有部分公司上市不久,在市场风格作用下同涨同跌,受资金扰动影响,或存在泡沫风险,未来可能会出现分化。在控制组合风险上,张欢则表示,会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方面选择业绩能够持续兑现的个股,另一方面根据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判断进行加减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