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一季报概览:30家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资产规模合计超314万亿_银行_金融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金融频道首页 > 银行 >
 

上市银行一季报概览:30家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资产规模合计超314万亿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25-05-06 17:23:37
字号:

上市银行一季报业已收官,根据Wind数据统计,一季度,42家A股银行总资产全部实现正增长,资产总规模超过314万亿。共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降幅1.72%;归母净利润合计5639.79亿元,同比降幅1.20%。

从资产、盈利等核心指标看,国有六大行体量稳固,而从成长性而言,部分区域性银行的相关指标增幅更加明显。据统计,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前四位中包括3家城商行及1家农商行,分别为杭州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以及常熟银行,分别同比增长17.3%、16.47%、16.42%以及13.81%。

华福证券指出,银行的一季报数据整体弱于去年年报的数据,主要压力来自年初资产重定价带来的息差收窄、债券市场波动带来的其他非息收入下滑。按照子板块来看:国有行利润增速走低,略低于市场预期;股份行和农商行的业绩表现与市场预期基本符合;城商行业绩分化,局部地区(如重庆地区、山东地区)银行的业绩表现超预期。一季度或是银行全年业绩压力最大的时点,往后看,随着息差压力已经在一季度消化,其他非息业务的同比压力缓解,后续银行板块业绩有望稳中向好。

盈利:大行稳健 城农商行显韧性

根据wind数据统计,42家上市银行中,有26家营收同比增长,16家营收同比负增长。其中,常熟银行同比增长10.04%,是唯一一家营收双位数增长的银行。此外,还有9家银行增速在5%以上,分别是青岛银行、西安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江阴银行、宁波银行、重庆银行、瑞丰银行,对应增速分别为9.69%、8.14%、7.41%、6.53%、6.21%、6.00%、5.63%、5.30%、5.12%。

国有六大行中,营业收入“三升三降”,归母净利润“两升四降”。以归母净利润计,排名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若以归母净利润增速计算,农业银行以2.2%的增速拔得头筹,交通银行以1.54%的增速次之。

工、建、农、中四大行一季度营收在千亿以上,位居前四,呈现“两升两降”态势。其中,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27.74亿元,同比下降3.22%;建设银行营业收入1900.70亿元,同比下降5.40%;农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66.74亿元,同比增长0.35%;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649.29亿元,增长2.56%。此外,邮储银行以893.63亿元排名第五。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837.51亿营收领跑,且明显领先国有大行中的交通银行(663.74亿元)。城商行中,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表现亮眼,分别以223.04亿以及184.95亿的营业收入超越两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同时分别位居区域性银行第一、第二位,对应增速分别为6.21%和5.63%。此外,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三家城商行的营收规模也在百亿以上。

归母净利润方面,共有30家增长,12家下滑。前四位位次与营收保持一致,具体而言,一季度,工商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56亿元,同比下降3.99%;建设银行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833.51亿元,同比下降3.99%;农业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9.31亿元,同比增长2.20%;中国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43.64亿元,同比下降2.90%。招商银行以372.8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超越交通银行(253.72亿元)和邮储银行(252.46亿元)位居第五。

但在归母净利润增速方面,区域性银行表现更为明显。在30家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上市银行中,全国性银行仅占六席,且增速前四位的银行均为区域性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常熟银行分别同比增长17.3%、16.47%、16.42%以及13.81%。这也是一季度唯四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的银行。

拆解银行业务板块收益,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利息净收入有所下滑,净息差对银行业的考验仍然存在。综合各家银行在业绩报告中披露的信息来看,利息净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LPR下调滞后反映、存款定期化延续、存量房贷下调、生息资产收益不足等因素影响。

在此背景下,一季度23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长,19家银行利息净收入出现下滑,最大降幅超15%。不过,西安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青岛银行、宁波银行利息净收入均实现双位增幅。其中,西安银行从2024年同期的12.40亿元增至18.07亿元,增幅达45.73%。

在非息收入方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及下滑的上市银行占比各半。投资净收益方面,有34家银行投资收益正增长。

针对业务收益结构的变化,平安银行在报告中解释,2024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影响持续释放,叠加重定价效应影响,贷款组合收益率同比下行。

招商银行在报告中表示,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客户风险偏好降低,投资意愿偏弱,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所下降。

此外,有机构指出,在资本市场回暖+低基数效应下,1Q25中收趋势明显改善。但其他非息负增长严重拖累影响,主要是一季度债市低位波动,市场利率不再单边下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明显负增长。

资产:投放增长  关键领域获支撑

一季度,上市银行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总资产超过314万亿,负债总额约290万亿。

国有六大行的资产规模合计超208万亿。其中,工商银行突破50万亿大关,资产规模与增速均位居六大行之首,达到51.55万亿;此外,农业银行与建设银行的资产规模均在40万亿以上,分别为44.82万亿、42.79万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资产规模分别为35.99万亿、17.69万亿以及15.29万亿。

而在增速方面,区域性银行仍然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15家总资产同比增长超过10%的银行均为城农商行。其中,江苏银行同比增长21.52%居首。此外,重庆银行(19.33%)、西安银行(17.84%)、宁波银行(17.85%)、杭州银行(15.9%)、南京银行(15.4%)的增幅也达到15%以上。

中信证券数据指出,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总资产增幅(+3.9%)与上年同期相当,其中信贷资产(+4.4%)保持较强投放力度。总体而言,上市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的同时,优化业务结构。

邮储银行在报告中披露,该行普惠金融彰显特色,涉农贷款余额2.40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均居国有大行前列。科技金融增量扩面,锚定科技金融生力军战略定位,研究优化科技金融专业机构,推进完善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积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服务科技型企业近10万户,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绿色金融再上台阶,绿色贷款余额19107.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农业银行表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行县域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05810.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260.95亿元,增长7.37%。县域吸收存款140018.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485.33亿元,增长6.45%

光大银行表示,扎实服务实体经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发挥特色化经营优势,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实施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FTP减点优惠、重点项目资本收费优惠等专项支持措施,推动全行科技、绿色、普惠、中长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实现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不良贷款率绝大多数较上年末减少或持平,仅有6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微增。

文/王欣宇

编辑/徐楠

(编辑:王欣宇)
关键字: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要闻

编辑推荐

  • 宏观
  • 资本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科技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