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净息差承压 低成本负债成破局关键_银行_金融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金融频道首页 > 银行 >
 

上市银行净息差承压 低成本负债成破局关键

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 2025-04-03 11:36:22
字号:

2024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市银行净息差仍普遍承压。从原因来看,市场利率下行导致银行业净息差整体承压,个体差异则源于银行经营策略调整及自身业务基础的分化。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净息差仍将收窄,但收窄幅度将趋缓。多家银行表示,将拓展低成本负债作为稳定净息差的核心策略。

市场利率下行拖累净息差

Wind数据显示,在已披露2024年报的22家A股上市银行中,2024年净息差较2023年全部下降,平均降幅为18.5个基点。有5家银行降幅大于等于30个基点,其中平安银行降幅最大,达51个基点;14家银行降幅为10个-20个基点;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降幅最小,均为1个基点。

相较2023年,2024年港股上市的内地银行平均净息差降幅为14.5个基点,多数银行降幅为10个-20个基点。净息差降幅最大的为宜宾银行,达到47个基点。值得一提的是,泸州银行、九江银行2024年净息差出现增长,分别增加10个、16个基点,至2.49%、1.92%。

市场利率下行导致银行业净息差整体承压,个体差异则源于银行经营策略调整及自身业务基础的分化。

以净息差下降51个基点的平安银行为例,2024年该行存贷差为2.47%,相较2023年下降76个基点。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为4.54%,相较2023年下降89个基点;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为2.07%,相较2023年下降13个基点。

平安银行表示,这主要是受市场利率下行、主动压降零售高风险资产等因素影响。过去平安银行虽然通过高定价、高利率、高利差、高风险的新一贷、信用卡、宅抵贷等业务在短期内实现了高回报,但是不可持续,高收益产品下架使得利润承压。

兴业银行2024年净息差下降11个基点。拆解来看,2024年该行公司及个人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为4.2%,较2023年下降37个基点,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降幅为50个基点;在资金成本方面,2024年兴业银行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为1.98%,降幅为26个基点,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公司存款平均成本付息率,下降30个基点。

事实上,兴业银行的同业与金融市场业务是强项,企业金融与投资银行业务也不错,短板在零售业务。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补零售这块短板,取得了一定成效,无论是客户数量还是存款规模,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拓展低成本负债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4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2024年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2%。在净息差整体持续收窄的趋势下,泸州银行2024年净息差却实现正增长。2024年该行存款付息率、负债成本同比分别减少33个、30个基点,净息差增加10个基点,至2.49%,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泸州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4.3亿元,是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泸州银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始终将“稳步降低负债成本”作为重要战略部署。2024年多措并举压降负债成本,结合市场环境和业务实际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大力拓展低成本存款业务。在资产端,该行高度重视资产结构优化,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贷款业务占比有所提升,在资产规模稳健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双重因素下,生息资产利息收入同比上升。

“存款是银行最核心、最稳定的资金来源。我行通过实施‘产品+服务’战略推动个人存款业务发展,深耕本地,截至2024年末,个人客户数较年初增长7.47万户,至147.71万户,户均存款从4.83万元提升至5.4万元,客户数量与质量稳定提升,个人存款持续稳定增长。”泸州银行表示。

平安银行表示,从负债端来看,2025年该行将聚焦吸收低成本存款,管控高成本存款,灵活调整外币资金吸收策略,敏捷控制存款与同业负债吸收节奏,降低整体负债成本。从资产端来看,该行将持续做好大类资产配置,鼓励优质信贷投放,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市场研判,灵活动态配置同业资产,提升资金运用效率。“平安银行今年零售负债端必须退出高成本行列,回到倒数第二、第三的低成本行列。”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说。

兴业银行则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主要策略是以工资代发、收单、快捷支付等业务为突破口拓展结算性存款。“2024年我行40%的零售结算存款是由工资代发、收单等业务的客户带来的。”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说。

 净息差收窄幅度将放缓

多家银行预计,2025年净息差仍将收窄,但收窄幅度将趋缓。

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表示,一方面,资产端收益率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2024年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三次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将在2025年逐步显现;另一方面,行业加强成本管控的效应逐步显现。在他看来,2024年下半年行业净息差已出现边际改善。

平安银行表示,从行业来看,在资产重定价及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预计2025年净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下行幅度有所趋缓。平安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有志表示,该行压降高风险不良资产的影响已在2024年四季度集中显现,预计后续净息差将逐步企稳。

“2025年我行存款付息率约有20个基点的下降空间,但资产端收益率也会快速下降。2025年兴业银行净息差可能会下降10个基点,截至2月份,净息差已下降逾7个基点。”林舒说,除了要精耕细作零售客户,2025年该行还将重点发力两个板块:一是企金业务做好织网工程,提高企金客户的动户率,从而构建闭环资金链;二是当前金融市场利率下行,今年需要优化金融市场业务的负债规模与久期管理策略。

(编辑:李京硕)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要闻

编辑推荐

  • 宏观
  • 资本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科技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