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纯债基开年“鸡飞蛋打”_基金_金融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金融频道首页 > 基金 >
 

超半数纯债基开年“鸡飞蛋打”

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 2025-02-20 11:13:20
字号:

纯债基金(包括中长期纯债型、短期纯债型基金)凭借收益稳健的持有体验,素来被投资者亲切地称为“稳稳的幸福”。然而2025开年以来,债市持续调整使得多数纯债基金“稳稳的幸福”遭遇挑战。截至2月18日,全市场超过半数的纯债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均为“负”,纯债基金遭遇大额赎回的情况也在频繁上演。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多方业内人士了解到,资金面偏紧、政策预期修正、权益市场转暖、债市止盈等多重因素使得近期债市持续承压,部分聚焦中短端债券或者没有及时降杠杆的纯债基金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回撤。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分析,多位固收基金人士提示,如果组合一味地加杠杆和久期,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风险,等到市场调整时进行配置优化可能是更好的机会。另外,在利率下行趋势中把握波段交易机会,也是今年债市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向,债基业绩表现或与波段交易策略的胜率息息相关。

  纯债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

2025开年以来,债市的持续调整让不少纯债基金“鸡飞蛋打”(投资者将1个基点的收益戏称为一个“蛋”)。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已有超过1200只纯债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负,达到纯债基金的半数以上。相比2024年同期0.58%、2023年同期0.48%的平均收益率,今年纯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0.03%。

其中,鹏扬淳兴三个月定开债A、平安惠旭纯债A、宏利溢利A等2025开年以来回撤幅度已超过1%。根据2024年四季报,2024年10月1日至11月5日,平安惠旭纯债曾遭遇部分机构投资者大额赎回,其赎回份额数量多达29.64亿份,该基金规模大幅降至2.22亿份。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2025开年以来已有20多只纯债基金均因发生大额赎回而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多数产品今年均处于亏钱状态。以2024年半年报数据为参考,这些产品以机构投资者持有为主的情况居多,惠升和安纯债、百嘉百兴等产品均在今年1月接连发生两次大额赎回。

2025年内仍能累积较多涨幅的纯债基金,多为去年以久期策略闻名的产品,例如“网红”债基华泰保兴安悦A2024年全年收益率高达17.96%,根据2024年四季报测算,该基金重仓债券组合久期高达19.53年,在所有纯债基金中位居首位。截至2月1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仍有0.75%的收益率,而随着近期长债调整,该基金净值也接连出现了回撤。

 多因素导致债市承压

相比2024年的债牛行情,2025开年以来债市持续承压,让固收产品的持有体验“大打折扣”。鑫元基金表示,资金面偏紧、政策预期修正、权益市场转暖、债市止盈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债市持续调整的局面。

具体而言,一是资金面持续偏紧,无论是资金价格水平还是持续紧张的时间都超预期,背后因素包括央行调控、稳定汇率诉求、年初国债和地方债供给压力等;二是政策预期修正,市场重新理解“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政策力度和节奏的预期都面临修正;三是权益市场表现相对较好,市场风险偏好得到提振,对债市形成了一定的压制;四是债市经过2024年11月以来快速上涨后,多头情绪需要适当消化,推动机构止盈和市场调整。

沪上某固收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方面,政策调整以及市场预期变化导致市场利率上行;另一方面,市场抢跑了货币宽松加码预期,由于降准降息并未落地,资金成本反而明显抬升,如果不能通过投资品种价格上涨来补偿相关收益率不足的问题,相关机构投资将面临收益难以覆盖成本的风险。

“从具体券种来看,2025年以来1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上行40基点左右,3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也一度超过25基点,而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小。由于资金价格高企,已经超过了各类利率债和绝大多数信用债收益率,纯债基金如果加杠杆就会承受利差损失。”该基金经理总结说,2025开年以来部分纯债基金回撤幅度较大,可能因为仓位主要集中在中短端品种或者组合没有及时降低杠杆。

  波段交易或为制胜关键

德邦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提示,市场长端利率持续下行的惯性思维应该得到一定修正,无论是对于经济还是利率,“都应由原来的黑白思维转变成灰度思考”。

德邦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一是经济基本面已经看到一定的积极信号,如果各类经济指标没有显著下行,那么利率大幅下行的基础可能并不牢靠;二是债券在各类资产中的性价比较低,科技股带来的风险偏好回升进一步弱化了债券的吸引力;三是外部经济、内部经济、资本市场运行情况目前都不支持人民银行进一步货币宽松;四是在全球高通胀、高利率背景下,没有催化剂因素的触发,中债很难走出独立的行情。

“今年债券收益率下行幅度肯定不如去年,如果一味地加杠杆和久期,其实对于组合的风险会比较大,相反等到市场出现调整时,再进行配置优化可能是更好的机会。”兴证全球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王帅表示。

此外,多位固收基金经理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提到,在利率下行趋势中把握波段交易机会,将是今年债市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向,债基业绩表现或与波段交易策略的胜率息息相关。

往后看,若资金面持续偏紧,民生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资金成本的影响因素或逐渐波及长端,若产品净值表现受到影响,负债端稳定性相对不强的机构赎回压力或将增加,进而存在触发负反馈的可能;若资金面逐渐转松,短端存在修复空间,将凸显一定的配置性价比,长端当前交易已较为拥挤,需要保留一份审慎。2025开年以来仍处于配置盘买入阶段,或将对长端的调整形成一定“保护”,因此在短期配置上,哑铃型策略或相对占优。

【作者:王鹤静】 (编辑:李京硕)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要闻

编辑推荐

  • 宏观
  • 资本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科技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