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私募缩水至92家 行业优胜劣汰持续加速_基金_金融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金融频道首页 > 基金 >
 

百亿级私募缩水至92家 行业优胜劣汰持续加速

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2024-05-27 10:06:32
字号:

作者:马嘉悦  

市场的洗礼以及监管部门不断升级的“扶优限劣”,让私募行业加速新陈代谢,在这过程中,头部梯队也不例外。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百亿级私募数量为92家,较一季度末减少8家。近日,某昔日百亿级私募因异常经营,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注销登记,引发了市场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资业绩惨淡以及合规意识淡薄是导致诸多私募掉队甚至出局的主要原因。后续,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私募管理人不仅要持续提升投研能力,而且应守住合规底线,规范展业,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1家私募掉出百亿级梯队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百亿级私募数量为92家,而今年一季度末百亿级私募数量还为100家,头部梯队缩水明显。

具体来看,4月以来,友山基金、瑞丰汇邦、铂绅私募、望正资产、金汇荣盛财富、宽投资产、锐天投资、铸锋资产、聚宽投资等11家私募掉出百亿级梯队,勤辰资产、深圳凯丰投资重回百亿级梯队,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则新晋成为百亿级私募。

据公开资料,多家掉出百亿级梯队的私募不是投资业绩惨淡就是合规意识薄弱。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宽投资产旗下多只产品今年以来回撤超10%。截至5月22日,瑞丰汇邦旗下多只产品净值跌至0.9元以下,友山基金旗下部分产品净值更是跌至0.7元以下。

另外,2023年12月19日,友山私募因个别投资经理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视频、进行直播,向不特定对象介绍基金产品的盈亏、新模型优势及产品客户情况,未按照合同约定向投资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违规行为,被贵州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昔日头部私募被注销登记

“百亿级私募梯队缩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市场震荡加剧下投资者赎回意愿上升,尤其是业绩表现较差或在合规方面有污点的私募,逐渐失去投资者信任;二是今年以来私募发行市场低迷,新发产品募集情况分化较大,加剧了头部梯队的洗牌。”某私募研究员坦言。

除了掉队,有昔日百亿级私募直接“出局”。5月10日,中基协发布公告称,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异常经营情形,将予以注销登记,其中嘉恳资产赫然在列。公开资料显示,嘉恳资产2020年管理规模便超过百亿元,但2022年以来业绩表现不佳,合规层面也亮起红灯,此次更是因异常经营情形被注销登记。

中基协数据显示,近5年来,私募行业“劣币”出清节奏明显加快。截至5月20日,2018年以来,每年被中基协注销登记的私募机构数量分别为90家、516家、608家、593家、843家、1905家和481家。

面对个别私募的违规行为,中基协频频出手,采取监管措施。截至5月20日,5月以来中基协便下发了34份纪律处分书,涉及10家私募及旗下22位高管。

从量的增长迈向质的提升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私募业正在从“量的增长”迈向“质的提升”,在此过程中,行业优胜劣汰将进一步提速,即便是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私募机构,如果不持续提高综合素质,也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星石投资表示,未来私募管理人应聚焦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形成绝对的竞争壁垒,这样才能实现规模和业绩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未来私募管理人之间将比拼综合实力,要在运营、品牌、服务、合规等方面不断完善。

世诚投资创始人陈家琳也认为,未来私募不仅要注重长期稳健的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而且要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合规运营机制,只有在专业素养、风控能力、合规意识、团队协作、客户服务、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才能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编辑:许楠楠)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要闻

编辑推荐

  • 宏观
  • 证券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科技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