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险企首季12笔举牌:锚定高股息赛道,银行、公用事业板块成“长线压舱石”_保险_金融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金融频道首页 > 保险 >
 

透视险企首季12笔举牌:锚定高股息赛道,银行、公用事业板块成“长线压舱石”

本文来源于蓝鲸 2025-04-11 11:21:36
字号:

蓝鲸新闻4月10日讯(记者石雨)2025年已走过第一季度,三个月时间,险资举牌消息频频传来。据蓝鲸新闻记者梳理,共有平安人寿、新华人寿、瑞众人寿等6家险企完成12笔举牌,在险资“举牌潮”2024年趋热后进一步升温。

透视举牌逻辑,险资“左手”高股息压舱,“右手”新兴产业蓄势,折射出“长钱长投”的战略定力。这场“举牌潮”背后,既是资产荒下的防御选择,更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重构的信号。

首季12笔举牌,平安、新华等6家险企共掀增持潮

据蓝鲸新闻梳理,2025年首季度,已有平安人寿、新华保险、阳光人寿、长城人寿、中国人寿、瑞众人寿6家保险公司完成12笔举牌。

平安人寿首季度4度举牌,且延续2024年的偏好,继续瞄准银行股。1月8日、10日,平安人寿相继举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持股比例达到5%;2月17日,又举牌农业银行;不久后的3月13日,平安人寿再度增持招商银行,持股比例超过10%,也是二度举牌。

新华保险在今年以来两度举牌,首次大手笔增持杭州银行,与澳洲联邦银行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以13.095元/股的交易价格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3亿股股份,占杭州银行截至2025年1月23日普通股总股本的5.45%。权益变动后,基于转股假设,若将新华保险传统账户项下所持“杭银转债”转股,则直接持有杭州银行3.57亿股股份,占杭州银行总股本的5.87%。

3月尾声,新华保险又举牌北京控股,北京控股是北控集团旗下上市平台之一,Wind分类下属公共事业行业,主营业务包括分销及销售管道天然气,生产、分销和销售啤酒,兴建污水及自来水处理厂及其他基础设施。

投资二级市场的“积极者”长城人寿,此前曾向记者透露,2025年将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高成长性领域的投研与布局。今年一季度,长城人寿分别举牌中国水务和大唐新能源,两家上市公司均属于公用事业行业,进一步细分至水务和电力领域。

瑞众人寿今年先后举牌中信银行与能源板块的中国神华。

阳光人寿在1月27日通过签署股份认购协议,认购中国儒意港股股票6.54亿新股,将持股比例从3.4%增至扩大总股本的7.15%。

3月,在电投产融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背景下,中国人寿以其持有的电投核能26.76%股权作为对价认购电投产融增发的股份,从而实现对电投产融的举牌,举牌后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达到25.05%。

银行、公用事业板块受险资青睐,偏好高股息及H股

梳理来看,2023年开始,险企举牌频次逐步加快,在2024年由7家险企完成18次举牌后,今年首季度的12次举牌再将举牌热度向上推高,风格与偏好也更为清晰。

从投向来看,今年获险资举牌的11家上市公司中,5家为银行。高股息率与分红稳定性,使银行股具备较强的防御属性。譬如,据Wind数据,瑞众人寿举牌的中信银行最新年度股息率达到9.72%,平安人寿举牌的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股息率均集中于7.5%-8.5%。

据招商证券研报,截至2025年3月14日,A股上市银行平均动态股息率为4.59%,港股上市银行平均动态股息率为5.69%,相对于目前2%以下的国债收益率,投资价值凸显。

银行板块相对稳健的基本面与低估值亦为险资的入场提供了安全边际。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提出,六大行整体资产质量较高,风险较低,使之成为长期配置的优质标的。

公共事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亦是当前举牌潮中,险资的重要锚点。多家险企近期均表态提出,长期看好中国经济、中国资本市场,也将继续增持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此外,险资谋求低估值标的的逻辑还体现在对港股的偏好。今年以来举牌的11只个股中,9只为港股。国信证券研究员孔祥提出,港股具备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的特点,为险资长期资产布局提供更好的配置“性价比”。

“保险公司通过举牌上市公司能够实现一定的会计利润平滑,降低权益工具投资的投资收益波动;但举牌也要求险企具有战略性产业眼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视角相结合。”孔祥同时预计,未来险企将进一步增持具有高分红、高资本增值潜力、高ROE属性上市企业,匹配保险行业资产端长期、稳定的需求。

长钱需长投,当下,险资积极增配,但其后的长期投资战略的定力更显关键。在上市险企业绩发布会及相关发声中,机构方也勾勒出下一步策略。

比如,新华保险管理层表示,要从两方面平衡市场短期波动与长期战略协同,一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延长考核周期,降低当年考核权重,来引导关注长期回报。另外一方面将持续加强资产负债联动,细化机制,针对具有不同负债特性的保险账户设置精细化、个性化的考核指标,保证投资行为更加精准理性,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投资之间的关系。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兼副总经理郭晓涛在业绩会上谈及投资策略时提出,“首先,平安的投资是长久期价值驱动的投资策略。其次,平安执行哑铃型策略,投资资产中既有高分红高股息资产,也有成长型、短期波动相对比较高的资产,公司在配置过程中运用多种投资工具,使两种资产相互补充、持续增长。”

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

随后多家险企表态,称要当好服务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做市场真正的耐心资本,以实际行动体现担当。

(编辑:李京硕)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要闻

编辑推荐

  • 宏观
  • 资本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科技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