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于5月7日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围绕市场和社会关切的焦点问题推出改革措施,切实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促进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中银基金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基金行业改革等要求,践行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为投资者负责。
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面对“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困境,此次改革方案提出,公募基金考核机制要进行力度空前的改革,强调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并围绕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的绑定提出了具体要求。
资管行业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本次《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制度、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修订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信息披露模板、以及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等。
其中,在浮动管理费方面,方案要求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在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方面,方案提出引导行业机构适时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
实际上,公募基金的降费已经在路上。为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根据相关要求,中银基金自2025年3月21日起旗下部分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调整为由基金管理人承担,调整后公司旗下全部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均由基金管理人承担。
此外,分红一直是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的方式。2024年公司共分红90次、累计分红超36亿元,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努力持续维持分红力度,切实提升投资者的投资获得感。(数据来源:iFind)
发挥专业机构作用,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
随着资金不断流入,指数产品发展迅猛,ETF产品数量已迈入“千只时代”。
2025年初,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包括推进指数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等主要目标。在本次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证监会也提出要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推出更多场内外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含权型产品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中银基金加快布局指数化产品,相关产品线不断扩容。2025年以来,已发行中银沪深300指数基金、中银上证科创板50ETF、中银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等,涵盖了大盘宽基、中小盘,以及行业特色指数产品。
下一阶段,公司将进一步加快被动权益产品发展。在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等政策措施的指引下,推进相关指数标的产品布局,同时持续丰富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导向的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加强 ETF产品布局,做好与场外联接基金的协同。
守牢风险底线,践行“五要五不要”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自行业萌芽至今,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经迈入第27年。2024年新“国九条”的发布,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
此次改革方案对守牢风险底线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完善行业多层次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基金长期投资行为的引导、持续提升行业合规水平等。
中银基金积极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坚持稳健经营理念,持续提升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水平,持续深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建设,促进各项业务合规稳健发展。
随着此次改革行动方案的陆续落地,中银基金将持续建设“平台化、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持续加强投研人才梯队建设,加快推进公司治理、产品治理、风险治理等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夯实数字化建设和风险内控基础,继续践行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原则,持续努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编辑/许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