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动态调节机制正式落地,首期预定利率研究值锚定2.34%。按照调节机制要求,若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预定利率并在2个月内完成产品停售切换。
最新一期预定利率研究值于4月21日正式公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若下个季度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继续低于2.25%,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将下调。
“今年以来,市场预期利率水平仍然处于下行通道,三季度末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大概率也会和此次公布的2.13%基本持平或甚至进一步下跌,从而触发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当前的2.5%下调到2.25%。”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预期下调,将随行就市降低保险负债的成本,也是为了降低保险行业的潜在利差损风险。
利率下行趋势难挡
预定利率主要参考市场利率来设定。目前,国有大行的5年期定存利率已经降至1.55%;10年期国债的利率降到了1.67%的水平,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最新利率为3.6%。不仅如此,向来以“利率高地”著称的民营银行也纷纷开始下调存款利率。
去年底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指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单合同平均预定利率时,会产生利差损。利差损在低利率环境下尤为突出,此前部分发达经济体保险行业曾因利差损导致严重亏损甚至出现“破产潮”,相关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此言不虚,美国和日本的由利差损导致的大量保险公司破产的事件殷鉴不远。20世纪70年代,美国寿险业竞争激烈,为提升竞争力,险企销售大量高负债成本、低利润产品。20世纪80年代利率下行、投资承压,据美国审计署统计,1975—1990年间共176家人寿和健康保险公司破产,其中80%发生在1982年后且主要是大型险企,主要系险企销售了大量对利率敏感的低利润产品;同时市场压力致使投资端亏损。
20世纪90年代,日本股价下跌、利率下行,拖累日本险企投资收益率。同时险企于20世纪70、80年代积累大量高预定利率的储蓄险、年金险产品,日本保险业利差损风险加剧,1997—2001年共有9家日本保险公司破产。
为了防范利差损风险,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采取了包括推行“报行合一”、下调传统险预定利率以及对万能险和分红险的实际结算利率进行压降等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利差损风险。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等要求。
“按照动态调整规则,预定利率研究值锚定的三个市场化利率中,5年期以上LPR和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在过去半年内基本保持不变,但10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下降较快,从去年年底2.0%左右跌至1.7%左右。”周瑾认为,以上三个市场化利率预期在未来三个月不太可能明显回升,或将触发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当前的2.5%下调到2.25%。
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成主流
“按照监管文件的预定利率下调机制,预计全行业最快9月1日开启新的预定利率水平。”某保险中介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9月前后产品的性价比、收益率水平将出现明显差异,预计新旧预定利率切换时点过程中,将进一步地刺激保险消费市场,保险产品的新单保费预计将会比今年一二季度形成明显增长。
该负责人还指出,预定利率下调之后,长期险产品,比如长期重疾险的价格、长期储蓄产品的收益将会受到影响,产品的吸引力会下降,今年四季度的新单保费将会承压。
慧择保险经纪保险产品总监叶鹏程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行等利率政策制定相关部门提示还有进一步择机继续降准降息的预期,当前保险产品预定利率2.5%已经存在明显倒挂息差,保险产品定价的预定利率有显著的下调压力和趋势。如果下一次7月份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仍然低于2.25%以下,根据监管规定,需要在2个月内快速完成老预定利率产品停售和新的更低的预定利率产品开发上线。
在叶鹏程看来,若预定利率9月份下调,短期内将快速拉动新单保费上升,市场上储蓄需求会被迅速释放,短期内传统型产品占比将会上升。同时分红险预定利率也将迎来下调,现有预定利率2.0%的分红险业务也将迎来业务迅速增长,增额寿、年金、分红、重疾等与预定利率定价密切相关的长期险均会受到较大影响,新单保费均会迎来快速上升,短期内传统险业务占比可能提升。
“预定利率下调后,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成为全市场主流,尤其是分红险的优势将更加突出。快返年金也因为更快地领取和收益表现,叠加万能账户的灵活性和收益性优势,在降息前后的市场也更加容易被行业和客户接受认可。” 叶鹏程说道。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保险合伙人魏燕亦认为,在低利率时代,分红险是能够兼顾消费者利益与险企风险管控等多方诉求的产品。分红险特有的平滑机制可以平滑各年度收益,也就是说险企可以在分红投资收益率高的时候保留部分收益,在分红投资收益率低的时候派发所保留的部分收益,通过与客户共担投资收益下行的风险,以减轻“利差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