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档位、上调比例,监管保险资金对保险机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进行更新。
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二是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三是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这是近年来险资权益投资政策的重要调整,核心目标是通过释放长期资金潜力,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和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方正富邦基金经理吴昊认为:“总的来说,这一通知是对保险行业的一次赋能:既为险资运用打开新空间,缓解收益压力,又通过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增强行业社会价值;对上市保险公司来说,短期可提升权益配置弹性、改善业绩预期,长期则需在风险控制与战略布局中寻找平衡,借力政策东风实现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正富邦基金测算,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后,理论可释放增量资金约1.6万亿元。目前,五大上市险企均已表态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价值,后续将充分发挥和践行“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与担当。
险企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 长期有望释放巨量入市资金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通知》的发布是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
《通知》内容显示,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由七个档位精简为五个档位,并划定相应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限制。其中三类公司的权益配置比例各自上调5个百分点,分别为: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00%的险企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由25%提高到3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50%-300%的险企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由35%提高到4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350%的险企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由45%提高到50%。
此外,《通知》中还提高了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认为,监管发布此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权益投资空间,一方面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另一方面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以及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高质量发展。
“对险企来说,这将有助于优化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同时引导险企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杨帆同时指出:“对市场而言,这将带来更多的股权性资本,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股市稳定发展,并为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调整后,后续险企有望向市场大规模注入超万亿体量的增量资金。方正富邦基金测算称,截至2025年2月,保险业资产总额36.88万亿元,若权益配置比例上限提高5%,理论可释放增量资金约1.6万亿元。
方正富邦基金同时指出,实际配置节奏可能受险企风险偏好和偿付能力约束,预计短期流入规模在千亿级别,中长期逐步释放。
看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 多家险企积极响应
在《通知》发布后,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五大上市险企对此进行响应。总体而言,上述险企普遍表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价值坚定看好。未来将充分发挥险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加大战略新兴产业与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助力资本市场发展。
中国平安透露,作为一家大型综合金融集团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价值坚定看好。公司将认真研究,抓紧落实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发挥好大规模长线资金的优势,灵活运用多种综合金融工具和投资策略,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及价值型品种等领域投资力度,以实际行动体现“耐心资本”的应有担当。
中国人寿表示,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光明未来和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集团旗下资产公司将持续遵循“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为资本市场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将紧扣国家战略部署,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围绕新质生产力优化资产配置,推动资本市场生态优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坚定当好资本市场重要的价值投资者。
新华保险表示,作为一家国有大型金融企业和重要机构投资者,新华保险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公司将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和《通知》要求,积极发挥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高能级战略资本的优势,加大权益类底仓资产配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当好服务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中国太保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中国太保今日公告称:“公司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理念,看好中国权益市场长期配置价值,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做市场真正的耐心资本。”
中国人保称,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将充分发挥行业“头雁”作用,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审慎投资”理念,积极把握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投资机遇,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保力量”。《通知》进一步打开了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空间,中国人保将锚定建设一流保险金融集团的目标,不断加强投资能力建设,发挥耐心资本优势,落实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稳步加大A股市场投资规模,加快推进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坚定做好资本市场“压舱石”。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知》拓宽保险资金投资空间,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对保险机构的自身发展,以及释放长期资金潜力支持资本市场稳定、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具备积极作用。
方正富邦基金经理吴昊便认为,该通知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进行了上调,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空间,使其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投资中,尤其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可通过这一途径改善收益率,缓解“资产荒” 压力,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同时,《通知》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同时拓展长期投资赛道,提升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力。
险企权益投资布局日益完善 助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在发布本次《通知》前,各部门已发布一系列文件,鼓励险资入市加配权益类资产。
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等。2025年1月,六部委重磅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引导商业保险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资金的投资时间跨度长,连续性、稳定性强的特点与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天然匹配。在政策持续利好,“长钱长投”制度完善的背景下,险资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中坚力量。今年1月23日,金融监管总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经超过了4.4万亿元。
综合多家上市险企在业绩发布会中的表态来看,2024年,险企加大对权益资产的投资布局,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先进基础设施领域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强调权益投资品种多元化和投资方式丰富,通过股票、公募基金、私募证券基金等多种形式提升权益配置规模。
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下投资收益的明显提升,2024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五大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合计达到7969.2亿元,同比增幅近114%,总投资收益率均超过5%,最高达5.8%。并由此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76亿元,同比增长77.72%,多家上市险企均在年报中披露,利润指标达到历史新高。
同时有上市险企表示,未来将进一步配置权益类资产。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便在业绩发布会中透露,对于2025年权益市场保持乐观,预计中国人寿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此外,据其介绍,2024年,中国人寿率先在行业内发起设立了鸿鹄基金,已成功落地500亿元。
据悉,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两家保险公司通过募集保险资金试点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00亿元,投资股市并且长期持有。2025年1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为520亿元。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1620亿元。
华西证券指出,险资入市不仅为资本市场带来实实在在的中长期增量资金,而且进一步壮大了机构投资者群体。同时,作为长期资金、耐心资本,保险资金将在支持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方面发挥有力作用。
坚定看好长期价值 险资长线买入ETF
在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家队在资本市场大举买入时,保险机构也以“真金白银”进行有效支持。
4月8日,中国太保公告称,公司已于4月7日增持了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继续增持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险资机构持有ETF数量2215.76亿份,市值逾2570亿元。
今日,宽基ETF市场交投活跃度再次保持在较高水平。截止收盘,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南方中证500ETF(510500)、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沪深300ETF华夏(510330)和嘉实沪深300ETF成交均超百亿。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连续两日成交额超200亿元,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显著超越前一交易日,均创单日成交额历史第三和第一。
在机构看来,中国资本市场后市表现仍然值得期待。汇丰最新发布的“新兴市场投资意向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34%)的受访机构投资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前景更为乐观,高于其他新兴市场,且该比例相较于上次调查上升了15个百分点。基于这一看法,中国股票市场被受访者列为近期在新兴市场中的投资者首选。
汇丰新兴市场研究全球主管Murat Ulgen在报告中表示:“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这不仅反映出市场对中国提振经济活动的信心,也体现了科技板块投资吸引力的提升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市场对更多经济刺激政策的期待。”
“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特别是2024年9月以来出台的一系列重磅政策举措,显著提升了投资者对于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心”中国人寿在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时表示:“同时,国内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也有利于海外资金重新认识中国,中国资产特别是科技资产估值体系将得到重塑,对权益市场形成正反馈效应。中国人寿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光明未来和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并将继续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政策释放了监管层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的积极信号,短期内对市场情绪形成支撑”,吴昊也认为,长期来看,险资偏好低估值、高股息及政策导向领域,其中保险资金负债端成本刚性,电力、银行等高股息板块仍是底仓配置重点,政策明确引导险资支持“新质生产力”,半导体、AI、新能源等成长赛道或获增量资金倾斜。
文/王欣宇 许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