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略”对冲基金巨头3月份延续颓势,Millennium3月下跌 1.2%,一季度下跌 2%;Citadel今年以来的跌幅延续至0.85%;Balyasny虽在3月损失1%,但今年整体仍保持2.6%的正回报。
被誉为“华尔街避风港”的多策略对冲基金3月仍然表现不佳,延续2月颓势。
3月份,多策略基金Millennium基金下跌 1.2%,一季度下跌 2%,而 Citadel 的主要对冲基金上个月下跌 0.5%,今年以来的跌幅延续至0.85%。Balyasny虽在3月损失1%,但今年整体仍保持2.6%的正回报。
相比之下,传统对冲基金如文艺复兴(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和Greenlight Capital分别在第一季度逆势上涨12.6%和8.2%,后者得益于在“科技七巨头”的回调中“抄底”。
多策略对冲基金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稳定回报的避风港,但在美股本轮大跌中,它们正面临新冠疫情初期以来最大的挑战。随着特朗普政府掀起的贸易战和持续的通胀压力,这些金融巨兽正在大规模平仓,其高杠杆操作模式面临考验。此前2月份多策略对冲基金就出现罕见的亏损:
2月份,Citadel基金下跌了1.7%,为2021年5月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进入3月后跌势延续,3月前6个交易日下跌了1.7%。 千禧年在2月下跌了1.3%,3月前6天继续下跌1.4%。该公司专注于指数再平衡的两个交易团队今年以来损失了9亿美元。 Balyasny基金今年前两个月上涨了3.5%,但目前已回吐部分涨幅。
尽管迅速解除表现不佳的头寸有助于基金控制风险并保持稳定回报,但当多家基金同步进行这些操作时,可能会加剧市场抛售风险,尤其在关税不确定性仍未消除之际。
金融稳定性隐患浮出水面
多策略基金的魅力在于稳定的回报和极低的年度亏损概率。
多策略基金也被称为“Pod Shops”(豆荚商店),这形象得表达了其构成,与传统的由一支团队管理基金不同。
该模式是由数十支不同的团队管理,平台将筹集的资金分配给各团队,同时给每支团队设定风险参数范围,每支团队于给定的规则下在全球市场独立交易。
2022年美股债双杀之际,Citadel依然赚取160亿美元,打破了鲍尔森次贷危机时15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自2021年初至2023年9月,Citadel三只主要基金在236亿美元初始资产基础上创造了568亿美元收益,堪称真正的“印钞机”。
然而,英国央行行长Andrew Bailey2月份就曾发出警告,“Pod Shops”的崛起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在压力环境下被迫迅速降低杠杆可能会加剧市场波动,分舱式基金保护自身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构成风险。
当这些管理着数百亿美元资金的巨头们同步平仓时,不仅会加深市场调整,还会触发更大规模的抛售潮。投资者正见证多策略基金模式在真实市场压力下的首次重大考验,而这场考验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