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年以来,A股市场良好表现的基础上,公募基金也延续了2024年公募基金分红热情高涨。
引人主要注意的是,债券型基金和ETF基金继续成为分红舞台上的两大亮点。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表示,2025年开年以来,市场整体表现良好,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收益显著提升,市场环境的改善为基金分红提供了基础。
“公募基金希望通过更高频次和更大规模的分红来改善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改善公司的品牌形象,为未来做大做强奠定基础。”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如是说,除了资本市场表现较好,基金净值普遍上涨,积累了一定的分红基础。随着红利概念流行,投资者越来越青睐“落袋为安”,政策同样鼓励基金分红。
分红次数规模同比双增
Wind数据显示,按照权益登记日计算,截至2月11日收盘,年内已有近669只公募基金进行分红,合计分红次数为412次、分红总额逾2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03%、63.9%。
从单家公募机构分红情况来看,年内共有87家公募机构旗下有产品进行了分红,从分红次数来看,易方达基金分红62次居首,广发基金分红48次紧随其后,另有博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年内分红次数均超20次。
再从分红金额来看,易方达基金年内分红金额逾40亿元居首,华夏基金年内分红金额38.2亿元紧随其后,南方基金年内分红超20亿,另有华泰柏瑞基金、中银基金分红金额均不低于10亿元。
“基金分红可以提高投资体验,满足投资者“落袋为安”的需求,有助于投资者养成长期持有的投资习惯。此外,可以适度调整管理规模,保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有助于基金业绩的长期稳定。”姚旭升如是表示。
华南一公募人士则指出,分红为投资者带来直接现金回报,尤其对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分红也反映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和运作策略,分红较多的基金可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三是较多基金选择分红,可能反映基金管理人对未来市场的乐观预期。
ETF、债基为分红主力
从类型上看,债券型基金是基金分红的主力,669只已分红基金中共有495只债券型基金,占比超过七成,分红总额达到153.65亿元,占比近六成。
实际上,监管政策鼓励基金分红,特别是针对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在政策引导下这些基金分红的积极性明显上升。
例如,2月10日,红利国企ETF(510720)官宣上市以来的第10次分红,在上市后的每个月都做到了分红。
再从年内分红数额来看,多只宽基产品分红较为“豪气”。其中,华夏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华夏鼎丰债券领跑,年内分红均超过10亿元。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A股市场近期表现强劲,基金资产规模扩大,为分红提供了支持,基金管理人可能通过分红吸引投资者,提升基金产品吸引力。
比如,“2024年度最火”的指数基金中证A500ETF。其中首批上市的10只中证A500ETF中,就有4只设置了“季度强制分红”。其中首批上市的10只中证A500ETF中,就有4只设置了“季度强制分红”。分红条款明确指出,只要它跑赢基准指数,同时满足基金合同相关条款,就可以分红。
“稳定规律的分红一方面可帮助投资者提前锁定部分收益,也为投资者带来即时的现金流,有助于增加资金的自由支配度。”上述业内人士强调道.分红只是基金运作的一个方面,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投资者需综合考虑基金的净值表现、费用率、管理团队等因素,避免盲目追求高分红基金。
文/许楠楠 编辑/徐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