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朔州农商行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本次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后,该行在三年期与五年期利率“倒挂”的同时,一年期与两年期利率也出现“倒挂”现象。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该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整存整取”存款产品利率分别调整为1.75%、1.45%、2.15%、1.9%。其中,1年期利率上调35个基点,3年期利率上调25个基点。
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2月9日,陵川县联社发布的公告显示,该行定期存款执行利率调整为:5万元以下1年期、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1.5%,二者利率持平;5万元(含)以上定期存款1年期利率为1.75%,2年期为1.85%。三年期定期存款中,20万元以下利率为1.9%、20万元(含)以上1.95%,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1.8%,出现“倒挂”。
图片来源:陵川县联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下在银行业内,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案例众多,但更短期限的一年期与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尚属罕见。
对此,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期限“倒挂”是一种偶发现象,很难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也表示:“一年期和两年期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较少。目前看,都属于个别现象,并没有普遍性。”
他指出,此前包括大行在内也出现过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当时,出现这样的情况既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行为,也与市场流动性因素相关。
据梳理,2022年,多家大型银行的三年、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就曾出现“倒挂”,某国有大行多款3年期定期存款产品最高利率可达到3.15%,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则为2.75%。彼时分析人士指出,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利率长期下行趋势下银行获取长期限存款的动力减弱以及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降低负债综合成本的应对之举。
针对目前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以及拓展至更短期限产品,薛洪言表示,个别银行存款利率期限“倒挂”,与该银行特定时点的促销策略有关。比如,银行将一年期定期存款作为促销核心产品,会适度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结果可能会导致一年期利率高于两年期的情况。从行业层面看,在降息的大环境下,市场对长期限存款利率走势预期偏保守,导致长期存款利率向短期存款利率收敛,存款期限利差不断收窄,则为存款期限利率“倒挂”的偶然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董希淼指出,近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反映了银行对利率走势的研判。从中长期视角来看,银行预判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所以主动减少吸纳当前利率较高的中长期存款。总体而言,出现利率倒挂的银行数量和其对应的存款数量相对都较少,而且多数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并不划算,因此对银行存款规模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
他还认为,存款利率倒挂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一种现象。市场对降息预期的增强,也是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据悉,自2022年9月以来,全国性主要银行已进行六轮集中降息,业内普遍认为存款利率将保持低位且有望持续下行。薛洪言指出,在稳增长背景下,政策层面明确定调适时降准降息,且基于存款利率定价机制,主要与十年期国债利率和一年期LPR利率挂钩。未来一段时间,存款利率继续下调仍是大概率事件。
编辑/王欣宇 徐楠
(综合自朔州农商行、陵川县联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