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家机构看来,由于市场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主动管理产品和被动投资产品会在不同阶段相对占优,但并不意味着两类产品可以相互取代。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主动管理投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阿尔法收益
近年来,随着被动投资产品规模的快速扩张,A股市场的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投资者更是离开主动管理基金赛道转战指数类产品。
在多家机构看来,由于市场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主动管理产品和被动投资产品会在不同阶段相对占优,但并不意味着两类产品可以相互取代。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主动管理投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阿尔法收益。
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逆袭
2024年以来,被动投资快速崛起,指数类产品的规模持续攀升。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7日,2024年以来股票ETF的份额增长近3000亿份,按照成交均价计算,合计获得近8000亿元资金净流入。其中,大量资金流向沪深300、创业板50等宽基ETF。具体来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均获得1000亿元以上资金净流入。目前,全市场共有5只股票ETF规模超过1000亿元。
与其形成反差的是,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出现缩水。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的总市值首次超越了主动权益类基金。
尽管主动权益类基金近几年整体表现较为低迷,但在2024年9月24日后掀起的一轮强劲反弹行情中,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净值大幅攀升,实现了逆袭。
Choice数据显示,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工银新兴制造混合A、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等基金去年收益均超过50%。其中,部分基金凭借及时调仓换股,在业绩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以工银新兴制造混合A为例,去年9月24日至12月31日期间,该基金净值反弹59.93%。2024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该基金主要重仓股为水电及核电等清洁能源行业公司;到了2024年三季度,基金经理将重仓股及时切换到半导体板块。
此外,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等产品,在上述期间净值涨幅均超过40%。
主动与被动各有优势
在多家机构看来,在过往A股市场不同阶段均出现过被动投资产品比主动管理产品更受欢迎的情况,但两类产品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
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告诉记者,在2016年至2018年和2019年至2021年两个阶段,主动管理基金都大幅跑赢指数。
“2016年至2018年,市场由价值投资风格主导,基于当时的估值和基本面研究,内外资机构的投资行为趋于一致。2019年至2021年,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企业盈利上行,上市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通过挖掘个股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神玉飞称。
路博迈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朱冰倩认为,一般来说,在单边上行或单边下行市场中,部分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的价值会被削弱,但如果在市场相对震荡的阶段,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对板块机会的分析判断以及对公司的深入研究,在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上获取更多的超额收益。
沪上某基金经理认为,相较于被动投资产品,主动管理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策略的独立性与多元化,以及持续不断的迭代能力。择时和选股能力是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核心竞争力,也是主动管理产品获取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积极挖掘阿尔法收益
展望2025年,多家机构表示,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积极寻找阿尔法收益。
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范华认为,中国市场仍然具有获取超额回报的环境与基础,过去的5年和10年,70%的主动管理基金经理取得了超额回报。未来贝莱德中国也将持续在主动权益和指数增强领域积极布局。
“2025年的A股市场可能有不少时间处于相对震荡的走势之中,因此,优秀的主动管理基金经理有机会体现自身价值,获取超越指数ETF的回报。”朱冰倩称。
摩根士丹利基金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周文秱认为,在未来的5年或者10年里,主动管理产品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机构投资者能够凭借专业投资能力创造超额收益。
对于如何寻找阿尔法收益,神玉飞表示:第一,布局具有较高确定性的红利资产,力争获得底仓收益;第二,寻找优势行业,即围绕科技板块进行配置;第三,在港股市场中寻找阿尔法收益;第四,提早布局一些可能迎来业绩拐点的行业,比如海上风电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