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4年以来,宁波银行始终坚守金融工作的初心使命,继续坚持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围绕“五篇大文章”,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该行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与优化产品与服务;强化金融科技赋能,着力推进“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的服务体系建设,奋力书写具有宁波银行特色的金融答卷,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财经网2024年金融业年度评选中获评为“年度卓越商业银行”。
科技金融:助力企业向“新”而行
科技金融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浇灌。
为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着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宁波银行持续完善“公司-零售-投行”联动的科创服务体系,持续为经营区域内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打造科技型企业服务生态圈。依托公司银行、零售公司两条业务线,配置专业人员,提升科技金融的精准服务能力;总行投资银行部设立科创企业部,为科创企业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的设计。
科技企业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特色化、差异化的特点。为满足科技企业不同类型的融资需求,宁波银行打造专属特色产品体系,推出专利贷、科技贷等多项专属金融产品,并积极探索风险共担机制,联合融资担保公司推广特色授信专案,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宁波一家企业主营基因检测技术开发,其核心团队具有先进的研发技术,但企业成立不久,运营资金紧缺。宁波银行接触到这家企业后,快速落地100万元信用贷款,用于企业拓展业务,帮助企业渡过了“成长之痛”。如今,这家企业年销售额已超过2000万元,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宁波银行还通过专业化赋能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痛点,发挥银行数字化、平台化特色优势,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产业、金融、管理”四项赋能;围绕科技型企业“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强化资源整合,助力企业发展。
绿色金融:“贷”动低碳发展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自身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
围绕国家“双碳”领域政策、牢牢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宁波银行推动绿色金融与经营发展深度融合,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以“绿色、安全、可持续”为原则,形成“重点-适度-审慎”三级绿色金融产业合作规划。
在绿色金融领域,宁波银行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改造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宁波银行全行绿色贷款余额430.45亿元,较年初增加44.48亿元;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1.7亿元,共计可带动碳减排量19.5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宁波一家专注于新能源资产投资、智慧电站运营、碳汇资产管理及供应链交易服务的光伏科技企业,自2021年成立以来,业务突飞猛进。因发展较快,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缺口,但企业成立年限不长,主要资产为太阳能电站,无房地产类抵押资产。
根据企业资产情况、经营情况及资金使用计划,宁波银行创新担保方式,为企业量身打造了总额为5000万元的授信方案,有效匹配了客户流动资金及日常票据结算需求。在宁波银行支持下,这家企业迅速拓展宁波周边市场,现已成功布局到杭州、绍兴、嘉兴、湖州、温州等地。
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参与碳市场建设、支持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实施数字化绿色金融、建设绿色金融机构五个方面着力,宁波银行全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致力于建设成为一家资产质量优良、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绿色信贷银行。
普惠金融:精准滴灌“千企万户”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宁波银行创新丰富普惠产品,持续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让更多金融活水触达实体经济“毛细血管”,推动普惠金融提质扩面。
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和探索,宁波银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普惠金融架构。围绕普惠金融主体的全生命周期,该行持续完善“专业化、数字化、生态化”服务体系,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各类市场主体、三农主体;构建普惠金融专属化政策体系,让各类市场主体、涉农主体享受到政策优惠,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比如,宁波一家轴承制造企业搬进新厂房后,需要购置设备及原材料,有一定资金缺口。宁波银行业务人员获悉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走访对接,为企业提供普惠信用贷款方案,获得企业主认可。企业最终获得信用贷款300万元,解决了当前的生产经营困难。
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蔬菜、水果、花木种植等,每年需要自筹资金用于贷款周转。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面临资金筹措压力,部分现金流不佳的甚至需要暂停采购,等资金回笼完成授信周转后再进行后续采购,对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宁波银行通过“无还本续贷”业务,有效解决了这一难点。
在普惠金融推进上,宁波银行始终将小微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为小微企业提供“简单、便捷、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宁波银行全行小微企业客户44.4万户,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27.5万户。
养老金融:温情服务点亮“夕阳红”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发展养老服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作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宁波银行积极响应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加快构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加大对养老产业、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持续推动养老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扎实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宁波银行给我们居民带来许多生活便利,是百姓信得过的银行。”一位60多岁的阿姨在写给宁波银行白云社区支行的感谢信中这样表示。据悉,宁波银行网点内的“现金柜员机、综合柜员机、移动柜员机”等智能设备已替代原窗口大部分业务品种,这些智能化设备做了适老化改造,能够提供语音播报和大字显示功能。
同时,宁波银行APP开发了老年人关爱版,涵盖大字版转账和生活缴费、老年专属电话热线等功能,还配备了朗读功能。95574客服热线针对60周岁以上的客户,将转人工按键前置,方便老年客户选择人工通道入口;针对系统预警的风险交易、异常转账等情况,安排人员主动电话联络,核实交易,降低被电信诈骗等金融风险。
银行网点和银行APP等适老化改造是提升硬实力,而养老综合化服务则是软实力。宁银行围绕客户全家庭、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规划,完善“账户、产品、服务”三大体系,打造“宁安养”养老金融服务品牌,完善专业、智能、有温度的服务体系,提升养老客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2024年10月,宁波银行上线商养产品2款,累计上线个养产品123款。
数字金融:为企业“添翼赋能”
紧密围绕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抢抓数字化的发展机遇,宁波银行持续推进“数实融合”的数字化转型。该行聚焦智慧银行愿景,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以数字金融推动金融服务效率提升,以数字化服务方案综合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地担当银行的社会责任。
立足客户需求,顺应市场趋势,宁波银行通过开放银行,将银行的系统无缝对接到客户的数字生态中,用“鲲鹏司库、五大管家,即财资大管家、外汇金管家、投行智管家、票据好管家、政务新管家”赋能客户数字化发展,用“波波知了”“设备之家”“美好生活”三个TOB、TOC端的服务平台,为客户赋能。
其中,“财资大管家”是宁波银行用数字化服务,为集团企业等量身定制财资大管家平台,对外实现跨银行、跨区域、跨分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对内联结企业内部系统,提高财务效率,提升企业收益。一家国内500强企业旗下有着数百家分、子公司,经营布局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因为境外银行的网银不完善,且各地区交易规则不同,企业缺乏统一资金平台。借助宁波银行“财资大管家”,这家公司目前已经和欧洲的银行完成链接,实现全球账户资金看得见、管得住。
“波波知了”是宁波银行打造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端对端”的服务与解决方案,平台内汇聚了宁波银行内外部专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经营与管理难题,包括海外拓客助手、智慧水电气等14项专业服务,以及科创企业、进出口企业服务2个特色专区,发挥帮企业拓宽销路找订单“赚好钱”、帮企业降本增效和管理升级“省好钱”等作用。一家全国知名的数码配件生产企业一年能耗费用超过500万元,宁波银行“波波知了”为企业提供了能源诊断服务,通过为企业安装能源管理系统,帮企业每年节省电费近20万,而投入仅为几十台电表,总耗费不足3万元。
风劲扬帆立潮头,砥砺奋进正当时。2024年以来,宁波银行继续扎根经营区域,坚持“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五篇大文章”倾斜信贷资源,不断加大高质量资产投放力度,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宁波银行总资产超过3万亿元,前三季度各项贷款超过1.4万亿元、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净利润逾200亿元,资产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不良率为0.76%,连续16年不良率低于1%。
做好“五篇大文章”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宁波银行将继续坚持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努力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宁波银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