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太平洋保险发布了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面对外部环境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考验,中国太保的综合经营能力持续增强,以更多自身的确定性收获了珍贵的经营成绩。
年报显示,中国太保2022年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988.18亿元,同比增长8.7%;集团归母营运利润401.15亿元,同比增长13.5%;截至2022年末,集团合并总资产达2.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集团内含价值为5196.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
在数字科技浪潮重塑金融行业业态,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金融机构场景服务带来无限可能的背景下,向着数字化、智能化不断转型成为保险公司着重发力的大方向之一。过去一年,中国太保坚守价值核心,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立身之本,牢牢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推动“大数据”战略不断深入,以数字科技赋能发展路径,促进业务渠道转型升级。
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在年报致辞中表示,“应趋势而变,我们推进‘大数据’战略”。我们要以精准为用,在数据中心投产使用、数据治理机制建设的进程中,加快推进数据集中与共享,提升基于数据驱动的客户洞见,为业务决策创造数智基础。我们将以赋能为魂,基于大数据基础和技术全面加快经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尤其加大ChatGPT等人工智能前沿创新应用落地,真正让科技创新成为公司长期发展不竭动力。”
科技服务交互 客户体验升级
服务正在成为新时代保险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依托技术支撑和数字驱动,中国太保将保险服务体系变得更为精准,线上线下融合连通推动用户、平台、产品、渠道交互协同,为客户提供“端到端”“门到门”的全流程服务体验,着力打造“责任、智慧、温度”的太保服务品牌形象。
在一次早会后,太保寿险湖北襄阳中心支公司营业区区总监黄贵荣在PAD上打开了“科技个险”APP,系统提示她应该给5位客户做保单检视了。借助系统分析,黄贵荣发现张先生的家庭保障并未完全覆盖,保障结构也不尽合理,于是便打电话与张先生预约了周六见面的时间。周六的午后,阳光明媚,张先生7岁的儿子在球场上欢快奔跑着。
场边,黄贵荣借助“态幸福”客户需求分析系统,从健康保障、家庭传承、子女教育、养老储备四个维度,向张先生展示了他本人及家庭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点,梳理规划了全面的保险保障,并根据张先生已有的保障计算出缺口额度,为张先生量身制定了一份专业的需求分析报告及解决方案计划书。期间,双方在风险保障理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沟通,黄贵荣运用科技工具,专业、客观地解答了张先生的疑问和诉求。
会面快到尾声,细心的黄贵荣留意到小朋友的左眼有些泛红,随即协助张先生通过“视频医生”进行在线问诊。在医生详细了解了孩子症状,告知潜在可能病症及注意事项,并给出后续指导意见后,张先生终于放下心来。
“通过系统的可视化方式,直观且客观地整体呈现我的风险保障缺口,帮助我全面梳理风险点,设计最合适我的解决方案。我感觉,从前的黄总监就很专业,如今在科技化与数字化的加持下,更加专业了”张先生表示。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保险需求向着多元化产品组合或保险解决方案转变,这也对代理人的专业化程度以及长期持续服务的能力提出考验。毫无疑问,粗放式的供给模式显然已难以满足当下需求侧的变化,“职业化、专业化、数字化”的供给侧升级,无疑是寿险行业二次增长的关键。
据了解,2022年1月,太保寿险正式启动“芯”基本法,确定了代理人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数字化”的转型方向,引导代理人队伍提升业务品质和服务质量。芯法内驱、产服一体、科技赋能,变化悄然发生在每一个代理人身上,也体现在客户的体验与感知上。
在数字化时代,中国太保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把科技应用转化为服务体验,加强客户体验评估工具NPS(客户净推荐值)跟踪,通过打造智慧服务,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太保寿险升级核保核赔智能化平台,深化电话与在线服务智能应用,咨询一次性解决率超90%。同时,太保产险个人客户车主线上化率达94.4%,车险理赔营运流程和服务效能持续优化。
数字平台贯通 业务提质高效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2022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随着保险科技的应用,以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助力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已日渐成为业内共识。
2022年,中国太保持续推动科技赋能战略客户协同工作,打通公司内部数据壁垒,着力系统顶层设计、协同应用和风险防范。在既有远程移动、无纸化办公基础上,中国太保通过AI、云技术、通讯加密等前沿科技赋能办公全场景,正式启动自主研发智慧办公一体化平台——远程协同办公平台,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工作方式进行重构,加速员工工作方式智能化进程,进而服务于太保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平台打通了现有内部众多办公系统入口,通过端到端数据加密、智能化服务,有效解决了原有的各类远程办公系统无统一入口、用户登录需反复切换、即时通讯工具融合协同能力较弱等问题,确保了远程办公的安全性、高效性。平台的业务范围包括云桌面“云端”、视频会议、即时通讯、在线文档协作、电子印章等,同时还能通过“数字员工”辅助员工自动完成信息检索、数据统计分析、办公事务处理等日常作业。
‘云端’是太保科技结合云桌面技术升级打造的一款新产品。什么是云桌面?可以把它想象为一台不存在实体的随身电脑,用户的数据、应用、系统都运行在云端服务器上,在需要使用电脑时,只需有稳定的网络连接,就可通过任一的电脑、PAD、手机,甚至是电视,远程获取专属于用户个人的电脑资料,不需提前备份数据,如同登录自己办公室的电脑,界面和工作环境也都一样,并且在信息安全上很有保障。
“云端”以安全为基石,提供安全、可靠、便捷、智能的综合办公解决方案,实现由线上化到协同化、智能化的办公体验。“云端”不仅是远程协同办公平台的重要组成,也将为中国太保“双碳”减排做出贡献,以“云端”为例,每台用户的云终端(瘦客户机)可比传统的PC终端每年可节约用电283.68千瓦时,有效减少碳排放。
围绕大数据战略核心 助推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保险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数据资产管理与运营是险企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2022年,中国太保加快推进大数据体系建设,一云多芯新云顺利已建成投产,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管理能力持续夯实。截至去年末,已有78项专利和61项软件著作权申请获得受理,自主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在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保集团副总裁俞斌介绍称,太保大数据战略的落地,主要通过科技规划的编制以及设施建设实现,在过去三年,科技规划ITDP2.0主要集中在治理管控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协同能力平台、数据服务能力以及创新发展能力5大能力的建设。
俞斌进一步表示,未来整个科技规划赋能大数据战略将进一步推进,公司今年也在制定新一轮的规划,服务数字中国就是公司的顶层设计。对于chatGPT,公司也有深入的研究,如果用数字营销员工服务“Z世代”的客户,可能对寿险来讲是一个非常新的突破。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以“长航行动”为引领,中国太保寿险细化设计未来5年数据资产管理实施路径规划,不仅旨在支持业务创造增值收益、赋能深化转型,也致力于对数据资产化、价值化做出实践和探索,引领将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资料进行管理运营的意识和理念,为保险行业的数据资产化积累宝贵经验,推动实现行业数字经济产业化发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2月22日,中国太保出资发起并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太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太保科技)正式成立。太保科技注册资本7亿元,是《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后的第一批获批的主要为保险集团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科技子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太保科技聚焦“主战科技提效、备战运营赋能、蓄能核心技术”三大大经营方向,持续为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把握数字经济趋势,致力长期发展,中国太保深耕金融科技领域,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效、拓展保障场景,在数字转型的方向上奋勇前行,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