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里的金融关键词 中国平安综合金融聚焦解决“急难愁盼”_保险_金融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金融频道首页 > 保险 >
 

“两会”里的金融关键词 中国平安综合金融聚焦解决“急难愁盼”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23-03-13 16:14:54
字号:

本文转自金融时报客户端 作者:记者 肖扬

今年两会期间,高质量发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新市民安居乐业等话题成为关注热点。

锚定新市民聚焦“急难愁盼”

“过去工作累了,只能缩在快递车上歇一会儿,这里的条件真好,以后可以来喝口茶,休息休息,还可以给手机充电……”在深圳安宝街边巷口的暖蜂驿站里,经常能看到快递小哥、外卖小网约车司机在休息聊天,谈及驿站,一位外卖小哥忍不住称赞,这是平安银行和深圳宝安区政府合力推出的“宝安平安暖蜂卡”带来的服务。

包括快递、外卖小哥在内的新市民是社会新经济、新消费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但由于部分新市民工作相对不稳定、信贷记录较少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模式难以很好识别,他们享受到的金融服务有限。

主动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聚焦“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做好新市民服务,是推进金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要举措。

据记者了解,中国平安针对新市民保险意识欠缺、融资条件受限等方面的痛点,持续丰富“产品+”的内涵和外延,突出保险和金融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差异化,推出了涵盖多项新市民专属险种与金融业务。

平安寿险推出的“心安·百万医疗险”为新市民提供“医疗费用支付+就医服务”一体化医疗解决方案;让保险更普惠方面,平安养老险推出的惠民保业务截至去年年末累计参与54个项目,覆盖26个省级行政区和直辖市,目前已为超4500万参保人提供保险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平安通过科技赋能,让金融服务更可达。平安依托旗下平安金管家、口袋银行、平安健康、平安保险好生活等多个线上平台构成的APP矩阵,搭建起了“新市民服务专区”的快捷入口,全面覆盖保险、理财、贷款、医疗健康等主线业务,方便新市民群体一站式获取金融产品及相关服务,以数字化、科技赋能高效满足个性化需求。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表示,面向新时代新征程,迎接新使命新机遇,中国平安将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计民生、助推乡村振兴的专业水平,不断促进金融服务的普惠化、大众化、便捷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村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中国平安用足用好金融力量,紧紧围绕精准扶贫方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了打造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的“三村工程”,惠及亿万人,硕果累累。

为着力解决人才培养、资金保障、技术引进、消费等难题,“三村工程”打造综合金融帮扶闭环,通过保险、发债、贷款等多种形式,已累计提供扶贫及产业振兴帮扶资金497.20亿元,消费扶贫超6亿元。2022年上半年,在产业振兴方面,平安不断巩固产业全周期长效机制,实现综合金融帮扶闭环,提供产业振兴帮扶资金78.70亿元。

针对乡村基础医疗设施及人才培养提升等难题,“三村工程”为乡村地区捐赠医疗设备,升级乡村地区卫生所1228所;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培训村医11843人;通过“平安健康守护行动”项目,组织移动健康检测车深入乡村组织体检,免费进行脏器疾病和肿瘤常规筛查,覆盖贫困地区人口11万余人。

聚焦城乡教育差异及乡村老师匮乏难题,通过教学硬件升级、校长教师培训、城乡城乡课堂、志愿支教行动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结合科技强国战略,重点推进了“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以弥合城乡科技教育差距。升级贫困地区乡村小学1054所(包括援建的114所平安希望小学),培训村小教师14110名,惠及贫困学生30余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为防止脱贫群众返贫,突出“保”字,对症下药,平安“防贫保”是现阶段保险公司里保障最全面的防贫责任保险,一地一案为乡村地区设计包括医疗责任险、意外事故险、自然灾害险、农业种植险等在内的综合性防返贫保险,避免脱贫群众因病、因灾返贫,发挥保险在巩固扶贫成果方面的作用,提高个体抗风险能力。平安已为凉山布拖、广西罗城、甘肃瓜州、贵州册亨、云南怒江、河南固始等地捐赠防贫保。

服务实体为中小微企业纾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冀光恒表示,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小微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大、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在繁荣经济、吸纳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经济复苏之时如何为小微企业发展稳信心、纾困难、推动其持续高质量发展是各行业都关注的问题。

据了解,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平安探索保险与信贷相结合,首创“振兴保(原扶贫保)”模式,通过信用保证险提供担保,弥补农村信贷空白,帮助产业获取资金,并通过贷款贴息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同时将企业与村民签约捆绑,通过企业发放生产农资到农户,农户通过订单制劳动确保收入。截至目前,“振兴保(原扶贫保)”已在重庆、四川等18个省市及自治区复制推广。

为充分发挥保险“稳定器”功能,响应国家普惠金融政策,服务中小微企业保障需求。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平安产险聚焦小微企业发展,打造了如“惠员保”、乐企E 生保等一系列面向小微企业客户的普惠类保险产品。截至2021 年12 月,累计覆盖245 万家小微企业,切实助力小微企业稳定经营;此外,针对疫情后的复工复产需求,平安产险于2021 年初全面推广余额法定价的借款保证保险产品,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还款压力,补齐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短板。截至2021 年12 月,平安产险为近百万有生产经营用途需求的小微企业客户的2500亿元融资金额提供了保证保险增信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冀光恒表示,平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金融普惠创新,综合运用科技赋能小微融资、保险创新稳定经营、减费让利助企纾困等手段,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编辑:韦璐)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要闻

编辑推荐

  • 宏观
  • 证券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科技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