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持续疯狂。
截至收盘,沪铜收盘暴涨8.68%,至每吨46700元。铁矿石、PTA、郑棉封死涨停。
有色金属期货近全线上涨,唯沪锡下跌,跌幅较早盘大幅收窄至0.03%。周四收盘,铁矿石、沪铜、沪镍、沪铝、菜粕期货主力收盘均封涨停,有色金属大幅上涨。
前几日凶猛上涨的“绝代双焦”早盘震荡。焦煤涨2.63%,焦炭涨1.18%,动力煤涨1.64%。
近期铁矿石价格走高。截至昨日,发运至青岛港62%品位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连涨四日,至74.12美元,为2014年11月以来最高。过去一年,该品种价格涨幅近一倍。
股票方面,有色及煤炭板块由跌转涨。其中,有色金属板块涨4.22%,领涨两市。南山铝业、云铝股份、驰宏锌锗等14只个股涨停。煤炭开采板块涨2.51%,煤化工板块涨1.55%。
近期为何大涨?
中信研究敖翀认为,大宗商品上涨的核心逻辑在切换至需求与通胀:
自2015年三季度大宗商品整体反弹至今,价格核心的驱动因素来自供给收缩引发的供需关系再平衡,股价上涨的逻辑也来自于商品价格反弹所带来的盈利弹性。但在进入三季度后,供给收缩带来的价格弹性对股票价格的作用逐渐弱化甚至出现分歧。在经历了近三个月的观察后,投资者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未来存在需求和通胀的逻辑上。
过去三周,铜、铝和橡胶等大宗商品轮番向市场展示了供需再平衡所带来的价格弹性。首先,需求端逻辑来自两方面:1)全球经济持续回暖,制造业逐渐向好拉动工业品种需求转好;2)市场预期中美两国在未来12月中均将加大财政支出进入基建领域从而拉动大宗商品尤其是上游资源品的需求增长。其次,通胀逻辑来自三个方面:1)经济需求回暖拉动通胀水平持续上行;2)成本端的乘数效应将持续推高全球生产成本;3)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带来输入性通胀。
我们判断,未来3-6个月需求回暖与通胀水平上升将进一步推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监管接连出手
近日,在商品期货价格疯狂上涨之际,市场监管措施接连出台。就在昨日有色一路狂飙之后,上期所将沪铅、沪锡交易保证金上调至6%,将沪铝、沪锌交易保证金上调至8%。
8日,上期所上调螺纹钢1701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至万分之二,天然橡胶1701合约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上调至万分之一。
9日,上期所宣布再度调整螺纹钢、天然橡胶及锡相关合约交易手续费收取标准。
另外两大期货交易所也连出重拳。郑商所在8日连发三份通知之后,昨日再发通知称,11月11日结算时起,将动力煤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调整至8%,涨跌停板幅度调整至6%。
大商所也连发两纸通知,提高焦炭、焦煤品种保证金和铁矿石交易手续费,对焦炭、焦煤品种实施交易限额制度。
除了三大期货交易所之外,据中国证券网,9日证监会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各期货公司不得从事配资业务或以任何形式参与配资业务,不得为配资活动提供便利。